法國洛卡耶風格巴卡拉水晶鎏金聚寶盆一對

年代:約1910
尺寸:寬 61 深 42 高 47 公分(單一個)

描述

『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樂趣會失掉一半。』— 赫伯特.斯賓塞
【物件介紹】
海洋天使手執代表著海神波賽頓的三叉戟,坐在彷若是水晶船的雙把聚寶盆兩側,鎏金的盆身底座刻畫著呼應海洋主題的貝殼。巴卡拉水晶從路易十五時期成立以來,就深受歐洲皇室貴族的喜愛,稱之為水晶之父,更參加過多次的萬國博覽會。細緻浮刻鎏金和巴卡拉水晶的結合,展現出貴族氛圍的大器與華麗。
【關於洛卡耶風格Rocaille style】
在法國路易十五統治初期的傢俱和室內裝飾中,運用大量曲線、弧度和並以自然為原型的裝飾元素。它的出現是對路易十四巴洛克風格中,繁複和形式化設計的反動。 它始於約1710年,並在1730年代達到頂峰,然後在1750年代末期逐漸被新古典主義所取代之。
洛卡耶(Rocaille)像洛可可(Rococo)風格一樣充滿動態感,且及設計概念受到大自然的啟發,但與洛可可風格不同,它通常是對稱的,並且不會過多地裝飾。 它的名字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用於在石窟中創造如畫般效果的岩石,一種貝殼和灰泥的混合物,以及貝殼狀裝飾品的名稱,這種飾紋是洛卡耶(Rocaille)風格的主要特徵。1736年,設計師兼珠寶師蒙頓(Jean Mondon)出版的《 書畫總覽》:洛克式和卡特爾形狀(De forme Rocquaille et Cartel ),這本集結傢俱和室內裝飾擺件的設計集合,在該書當中,洛卡耶(Rocaille)一詞首次出現。而這種風格也大受法國當時的「沙龍」所喜愛。
【鎏金技術介紹】
鎏金Ormolu是法文,其作法簡單說明是把金子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將“金汞齊”塗在要鎏金的物體表面﹐加溫至極熱的溫度後使水銀蒸發,只剩下K金留在銅表面而不脫落,其金色光澤性能夠永久維持。而因為汞加熱後揮發的氣體有毒性,所以使用汞來執行鎏金的技術,在1900-1910年左右,就被法國政府所明文禁止使用,所以之後鎏金座鐘數量驟減,只剩少數訂製品。至此之後任何一種技術,包括現今常見的電鍍技術,都沒有辦法超越銅鎏金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因為電鍍的電鍍成色較為冷感,金屬質感較重; 電鍍金不是真金,是利用電解原理在物體表面鋪上類似金色的金屬,經過一段時間顏色會褪,不若鎏金的技術所呈現出來的K金質感,是色澤飽和的黃金色系,而且可以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