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古典主義貴族訂製龜殼鑲崁及Pietra Dura硬石鑲嵌鎏金邊櫃

年代:1870~1880
尺寸:寬178深49 高115公分

描述

【物件亮點】
本物件是在繁榮與成功Belle Époque美好年代(其指涉的就是19世紀末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一段時間,是歐洲上流社會的流金歲月,不僅是太平盛世,當時歐洲的文化和藝術都蓬勃發展)時製成的,也見證了19世紀的大型展覽如巴黎萬國博覽會。
一件好的法國古董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檢視方式就是觀察金屬部分的做工,本物件所有銅鎏金的部分,其立體精緻的程度猶如銅雕作品,再加上Boulle龜殼和黃銅的鑲崁,更添其藝術氣息。除此之外,集結了義大利Pietra Dura技術,主要風格是新古典主義並帶有一點文藝復興的元素,在櫃體中間的門上使用半寶石與天然礦石將植物的花朵根莖等不同部位的顏色與外觀再現,讓這些手工雕鑿出的石材跳脫出既有的框架,而展現出遠觀與近賞有著截然不同的視覺美感,這種曠日廢時的工法,是技術水平與藝術內涵的最大挑戰,可以想像成御膳房的大廚,巧奪天工的將豆腐做成有如肉類一般的口感,那是因為對於手中材料裏裏外外理解透徹才能夠達到的境界。像這樣鑲崁著珍貴材質的櫃子,深受歐洲皇室和貴族的喜愛,英國皇室的溫莎古堡內就有許多收藏。藝術與文化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結晶,人的生命雖然不是永恆,但藉由藝術卻能讓我們看到跨越生命幅度的智慧結晶,唯有藝術能讓人類不朽。
根據18世紀法國行會制度的規定,傢俱生產被劃分為幾項組合部分,一個頂級物件的完成,通常需要數十名工匠師傅齊心協力,包括ébénistes櫥櫃製造師,bronziers(青銅鑄造師),ciseleurs(雕刻師)和doreurs(鎏金師傅)在內,質量越高的物件,可以說是製作成本昂貴、涉及範疇大且勞力精工密集型態。
隨著行會的興起,大師級手工製作師傅們,以及當時著名的傢俱零售商和品味指標者,巴黎儼然是18世紀成為歐洲風格的重鎮。大師們的技術不斷琢磨創新、藝術火花在這種競爭下更顯燦爛,瓷器、銀器,鐘錶和各類型的傢俱作品等所有特殊性高的物件,幾乎是由整個歐洲大陸的皇室和貴族委託創作的。大師們投注全部心力在這種委託製作的物件,並以此類物件向有興趣的貴族作出宣告,展現創作和執行的實力。
19世紀這種情況持續,且因為工具的改善、製作資源取得較之前容易,整體製作的水平更向上提升,Christie’s佳士得裝飾藝術專家吉爾斯·福斯特(Giles Forster)曾說:「最好的巴黎製傢俱,其做工是如此精緻,結合了稀有而珍貴材料,創造出美麗猶如藝術品的物件。」
【關於風格設計者Boulle】
安德烈·查爾斯·布勒(1642–1732)是法國路易十四(1638–1715)的家具製造商,燙金和雕塑家。1642年布勒出生於巴黎的傢俱製造世家,祖父和父親分別供職於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在青年時期,他最大的理想是當一名畫家,然而還是在父親逼迫下繼承了家業。剛滿30歲的布勒憑藉獨特的細木鑲嵌技術在巴黎嶄露頭角,財政大臣柯爾貝Jean-Baptiste Colbert(1619年8月29日 – 1683年9月6日)在看過他的作品後,將他推薦給法國路易十四(太陽王),並將他譽為巴黎手藝最精湛的傢俱師,而他也順利成為路易十四的御用工匠。
凡爾賽宮成為布勒大放異彩的舞台,國王、王后、王子、王妃等房間都佈置他製作的傢俱精品,辦公桌、珠寶櫃、鐘錶、文件收納盒、鏡子等,幾乎所有傢俱都交由他一人設計,他具有良好的藝術品位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他的雕刻技術,特別是鑲嵌工藝在同時代無人能敵。不僅裝飾性強,他所設計製作的每一件傢俱都按照物主的身份兼具實用性和舒適性,甚至會設計一些特別獨創功能。他本身最具代表性的技術是利用黃銅或錫等崁合物將他設計的圖案鑲在傢俱上,而該項技術也以他命名成為Boulle或Buhl。
Boulle的作品在當時頗具時尚氣息,在18世紀和19世紀也受到了廣泛的模仿。這股風潮與需求的增加衍生了利用Boulle技術再現17世紀家具的精確複刻品,並且因應當代設計的需求做調整。 鑲嵌需要使用不同材料的小塊(包括異國木材,錫,黃銅,牛角,母貝等材料)在家具上製作精美的設計。布勒(Boulle)擅長於木材圖案鑲嵌,因此被稱為“利用傢俱作畫的畫家”,但正是他的黃銅設計樹立了他的聲譽,並使其成為皇室和貴族們的最愛。 在物件上的錫製或黃銅嵌體被稱為“御用設計”,而金屬或黃銅上的紋嵌體被稱為“紋花”。為了獲得更佳的效果,設計中更利用母貝,牛角染色等特殊材料來完工。
在整個18世紀,對Boulle家具的需求一直存在,隨著新古典主義的到來,路易十四風格再度風行,使得Boulle家具更受歡迎。法國工匠ébéniste Étienne Levasseur(1721-1798)通過創作Boulle作品的仿製作品,有時將原始的鑲嵌板應用於現代家具形式,從而實現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自他去世以來的幾個世紀以來,他的名字和他的家族的名字都用來當做是這項將玳瑁,黃銅和黑檀鑲嵌在烏木上製成傢俱或器具的特殊工藝的代名詞。 它被稱為Boulle Work ,而巴黎的藝術與工藝和應用藝術學院École Boulle時至今日還以他貢獻的長期藝術-鑲嵌’做為教材與典範。目前他存留下來的四五十件傢俱存於凡爾賽宮、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華萊士博物館等,最大的私人收藏則是英國王室,喬治四世購入多件布勒傢俱,擺放在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法國國立高等應用藝術學院以布勒名字命名,稱「布勒學院」。時至今日,大多數利用Boulle技術做崁件的傢俱皆源自於18至19世紀的皇室收藏。
【關於鎏金】
鎏金Ormolu是法文,其作法簡單說明是把金子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將“金汞齊”塗在要鎏金的物體表面﹐加溫至極熱的溫度後使水銀蒸發,只剩下K金留在銅表面而不脫落,其金色光澤性能夠永久維持。而因為汞加熱後揮發的氣體有毒性,所以使用汞來執行鎏金的技術,在1900-1910年左右,就被法國政府所明文禁止使用,所以之後鎏金座鐘數量驟減,只剩少數訂製品。至此之後任何一種技術,包括現今常見的電鍍技術,都沒有辦法超越銅鎏金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因為電鍍的電鍍成色較為冷感,金屬質感較重; 電鍍金不是真金,是利用電解原理在物體表面鋪上類似金色的金屬,經過一段時間顏色會褪,不若鎏金的技術所呈現出來的K金質感,是色澤飽和的黃金色系,而且可以歷久彌新。
【關於硬石鑲崁技術】
這個鎏金玄關櫃中hardstone指的是硬石,此觸泛指的是從滑石到雪花石這個範圍的寶石及半寶石,從兩河流域的古文明時期。Pietra Dura也就是硬石鑲嵌起緣於古羅馬,早期用於建築外觀諸如地板、牆壁等等…而在中世紀期間墓葬及祭壇上也會運用這種技術,但主要為幾何鑲嵌;在拜占庭帝國時期曾經一度發揚光大,這時鑲嵌主要用做宗教禮儀等器具上的裝飾藝術,然而這項技術卻隨著拜占庭帝國的沒落而逐漸失傳,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再次出現。
文藝復興的幕後推手:梅迪奇家族與這項失傳技術能夠再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西元1588年,梅迪奇大公費迪南多一世在佛羅倫斯設立了Opificio delle pietre dure硬石工坊,這座工房當初設立的目的便是修復古時期多寶石鑲嵌的作品以及到處搜羅關於此項技術的手稿、文獻好讓硬石鑲嵌再次發揚光大。而這座工房也一直存續到今日,不但是文藝復興能人異士的見證,目前也是全球藝術修復領域的領導者。
所謂Pietra Dura是利用高水平的打磨技術將石頭切割成許多不同形狀的小塊,石匠再一一將這些形色各異的原石(通常是半寶石)鑲在黑色大理石底板上構成一幅完整的構圖,通常在設計上會先在底材上構圖,再依照需要的輪廓與顏色去切割適合的石塊。早期的Pietra Dura常見的構圖元素有花卉、幾何、裝飾藝術、甚至人物等,這樣石面鑲嵌的藝術與更早期的微馬賽克最大的不同在於Pietra Dura通常採用的鑲材體積較大,每一個切割出來的石面就等於一部分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