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銅浮雕原創者:Claude Michel(1738-1814)
簡介:
Claude Michel(1738年12月20日 – 1814年3月29日),被稱為Clodion,是一位洛可可風格的法國雕塑家,尤其以他在陶器土俑的作品而聞名。他出生在南希,是安妮亞當和托馬斯米歇爾的孩子,父親是一位傑出的雕塑家。安妮是雕塑家蘭伯特 – 西吉斯伯特亞當和弗朗索瓦加斯帕德亞當的親妹妹。在南希,可能在里爾,他度過了他生命的早年。1755年,他來到巴黎,進入他的舅舅Lambert-Sigisbert Adam( 雕塑家)的工作室。他在這個研討會上待了四年,並在藍伯特去世後成為Jean-Baptiste Pigalle的學生。1759年,他獲得了皇家藝術協會(AcadémieRoyale)的雕塑大獎。 1761年,他獲得了第一枚模型研究銀牌。 1762年他來到羅馬,1767年到1771年是他以雕塑家聞明並創造可觀作品的時期。在他展露頭角時便有許多讚賞他的藝術作品的人,其中俄羅斯的凱瑟琳二世曾願完全贊助他往後生活並邀請他到聖彼得堡,但他回到了巴黎。在他的讚助人中,有很多不同地區的富豪貴族包含魯昂,朗格多克州等。每當他有新作品問世並定會受邀到各大沙龍展出。1782年,他娶了雕塑家奧古斯丁帕喬的女兒凱瑟琳弗洛爾,後來他與他離婚。 1792年法國大革命引發的騷動將Clodion趕到南希,他一直待到1798年並且把大部分時間用於裝修他位於南希房屋。在Clodion的偉大作品中,最有名的有孟德斯鳩雕像,一個埃及艷後雕像,以及目前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倫敦)的一個壁爐架上的陶板浮雕:陶醉在葡萄美酒。據聞他的最後一件作品是在雕塑一個被漁民趕走的乞丐Homer(1810年)。在第六聯盟軍隊入侵巴黎前夕,Closion在巴黎去世。
目前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博物館市政廳均有館藏,詳述如下: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the Bowes Museum (County Durham, UK), the Carnegie Museum of Art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London), the Currier Museum of Art(New Hampshire), the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the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the Frick Collection (New York City), the Getty Museum (Los Angeles), the Honolulu Museum of Art, the Kimbell Art Museum (Fort Worth, Texas), Kunst Indeks Danmark, the Louvre (Pari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Musée Cognacq-Jay (Paris),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Musée des Beaux-Arts (Bordeaux),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Rotterdam), National Museum of Art (Cluj-Napoca),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menia,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Washington D.C.), the Norton Simon Museum (Pasadena, California) and the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