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在打字機的黃金時代,主流的「雷明頓式」(Remington)打字機統治著市場。然而,在紐約,詹姆斯·B·漢蒙德(James B. Hammond)這位內戰時期的電報員,卻設計出了一台截然不同、極具革命性的「非字臂式」機器。憑藉著優雅的木質底座、卓越的印刷品質,以及「FOR ALL NATIONS AND TONGUES」(為所有民族和語言而設)的豪邁口號,漢蒙德打字機(Hammond Typewriter)成為了工業設計史上值得被珍藏的里程碑。
No. 12機型於1905年推出,它的出現是為了應對打字機市場的重大轉折——「可視化打字」(Visible Writing)。No. 12之前的漢蒙德機型,打字時所印出的文字會被中央的「字輪」機構所遮擋,屬於「盲打」機。而No. 12的關鍵改良是導入了色帶升降機制,使打字員能即時看到打出的文字。
二、 特殊之處:顛覆傳統的機械工藝與全球視野
漢蒙德打字機被譽為機械設計的傑作,其核心魅力在於兩個獨特的非主流設計,奠定了它在收藏界的高端地位:
獨特的「活字梭與擊錘」機制,是打字機發展史上最成功、最具創造力的非主流設計之一。它避開了傳統字臂容易卡住的問題,代表了工業創新的另一條道路,對於機械工程愛好者而言,是研究結構精巧度的絕佳典範。當您按下鍵盤時,活字梭快速旋轉定位,隨後一個位於紙張後方的彈簧式擊錘會以恆定的力量,從後方將紙張推向活字梭上的字符。由於字跡壓力由恆定力量的擊錘控制,而非打字員的手指力度,漢蒙德的文稿擁有無與倫比的清晰度與工整性,達到當時其他機型難以匹敵的印刷級效果。
活字互換的全球視野,完美詮釋了其標語「為所有民族和語言而設」,漢蒙德最大的賣點是其活字梭的互換性。打字員可以隨時更換活字梭,在數百種字體、字型之間切換,包括不同的印刷字體、手寫花體、數學符號,甚至非羅馬字母(如希臘文、俄文)乃至盲文。
銘牌上鐫刻的「地球」圖案,彰顯了漢蒙德設計的全球視野。這種可快速更換字體、滿足多語種排版需求的功能,使其成為學者、語言學家和印刷業的得力助手,使這台機器在歷史上具有特殊的文化和語言貢獻價值。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