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Eugene Antoine Aizelin生於1821年法國巴黎,是設計師Claude Jacques Aizelin的兒子。年輕時就讀巴黎美術學院並在知名雕刻家Claude Ramey和Augustin Dumont底下學習。
在1852年至1897年期間參加巴黎沙龍展,在1859年他以”Nissya Bathing”參展並榮獲三等獎,更在1861年以”Nissya Bathing”的大理石雕再次參展並榮獲二等獎。
Aizelin在之後於1878年的沙龍展再次獲得二等獎,並於1889年榮獲沙龍展一等獎。之後他便參政並且被賦予榮譽軍團騎士的封號。在他過世後許久,於1975年他的一系列作品則被捐贈典藏到瓦茲和博物館裡。
。
Aizelin是個多產的雕刻家,且天賦異稟、佳作不斷,相當多的博物館都有收藏他的作品,包括法國欽佩爾博物館、蒙佩利爾博物館、漢斯博物館、盧森堡博物館,有兩件作品被收藏在巴黎的教堂L’Église de la Sainte-Trinité和L’église Saint-Roch,另有三件被收藏在法國古蹟L’Hôtel de Ville裡。
本件雕塑於1880年在巴黎沙龍展出作為石膏模型。然後在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青銅並展示,並獲得金獎。 Aizelin與法國青銅器Ferdinand Barbedienne密切合作。事實上,正是Barbedienne鑄造廠鑄造了這件作品。這件創作品恰如其分的表達出一位青春洋溢的少女所展現出來的年輕純真的氣質和溫暖的妝容。
(註):Barbedienne鑄造廠成立於1838年法國巴黎,創始人為Ferdinand Barbedienne以及鑄銅機械的發明者Achille Collas。工廠最初的經營為復刻古希臘及古羅馬的雕像並翻銅成多種尺寸的銅雕像。在1843年時 Barbedienne簽下了當時的雕刻家Francois Rude的知名作品,並將他們翻銅復刻為室內裝飾。在1848年時發生了二月革命與經濟垮台,當時非常多的鑄造廠面臨破產倒閉,同時也導致許多雕刻家因此事業而無法謀生。幸運的是Barbedienne並沒有因此倒閉,反而開始積極地與藝術家簽約,其中包括了David D’Angers、Jean-Baptiste Clesinger 、Eugene Antoine Aizelin以及較為知名的動物雕刻家Antoine Louis Barye也曾跟Barbedienne簽約過合作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