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貴族訂製鎏金框利摩日手繪琺瑯畫作-戀人絮語

年代:1890

風格:華鐸畫派

尺寸:寬 28.5 cm 深 3 cm 高 27cm

Artist:Dorval

 

 

 

描述

『你們生即同在,你們也將永遠相伴。

但是在你們的契合中,保留些空隙吧,

讓天堂的風在你們之間舞蹈。

彼此相愛,卻不要使愛成為枷鎖:

讓他像你倆靈魂之岸間,一道流動的海水,

注滿彼此的酒杯,卻不飲自同一杯。

彼此給予麵包,卻不分食同一條麵包。

一同跳舞放懷歡欣,

卻讓你們各有自我,

正如琵琶的各弦線是分開的,雖然他們在同一樂曲下顫動。

給予你們的心,卻不交給彼此保管,

因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包容你們的心靈。

站立在一起,但不要彼此太靠近:

好像廟宇的柱子,必須分開矗立,

而橡樹和松柏也不能在彼此的樹蔭裡生長。』—紀伯倫《論婚姻》

【關於作品】

華鐸在一契機下成為巴黎盧森堡宮的監理奧德隆﹝Claude Audran﹞的助手,因此他學會洛可可風格圖案飾紋,並潛心研究宮裡所珍藏的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組圖《瑪莉‧麥第奇的故事》,魯本斯的鮮豔色彩和奔放的筆觸帶給他極大的影響。當華鐸 29 歲時巴黎法國皇家美術院的院士,從此得以進出宮廷和上流社會,將貴族的洛可可式的生活和趣味描繪下來,他也在繪畫方面有非凡的成就,創立了他獨特細膩畫風,他的作品多半以明亮活潑的色彩描寫人們歡聚一處,優雅享受閒適風光。這兩幅作品,是典型的雅宴畫,所謂雅宴畫 Fête galante是指由華鐸開創的一種畫題,並受到18世紀的法國皇家學院所認可,之後入選的畫家為符合評審期待,紛紛投入該題材的繪製,形成一個法國該時期相當常見普及的題材。Fête galante描繪的是 Fête champêtre ​​,屬於一8世紀在法國貴族之間,相當流行的戶外庭園娛樂活動,貴族們會盛裝出席庭園派對,有時也會邀請藝人來進行娛樂表演。

在這對作品的主題表現中,從貴族的衣著到互動的場景,處處可見路易十五的洛可可時期的風格,在其中一幅琺瑯畫當中,一位貴族的男子將自己隱身在樹林間,正在觀察心儀的女子,而兩位衣著華貴、姿態優雅的貴族仕女坐在園林間的長椅上討論著顯然是來自於男子的情書;而在另外一幅琺瑯畫中,一位全身衣著正式,頭戴帽飾的貴族男子,手舉著玫瑰,藉由歌聲進行一場非正式的表演,一旁的侍女手彈魯特琴,更添詩情畫意,畫面中心是貴族女士正專心一意地聆聽樂曲,她的眼神專注於演唱者,拿著扇子的手打著拍子,姿態甚是悠閒放鬆。

在這兩幅畫中,琺瑯畫家borval,透過其對貴族生活的觀察和華鐸畫風的掌握,工筆描繪出他最熟悉的洛可可風格主題,borval畫中帶有動態感和敘事性,讓他的作品身受藏家喜愛,除此之外,因為使用琺瑯作畫,所以展現出油畫所沒有辦法呈現出來的顏色飽和度以及光澤感,borval運用高超的繪畫技巧,將光鮮華麗的衣著和人物之間,細微的姿態神情透過細緻的筆觸,傳神地演繹出來。鎏金浮雕的外框,加桂冠飾帶,以及底襯的天鵝絨,讓兩幅作品的價值性和完整性又更上一層樓。

【利摩日琺瑯藝術的重要創作者和歷史沿革】

在12世紀初,利摩日(Limoges)是歐洲主要生產宗教主題的琺瑯主要地區之一。利摩日琺瑯的榮耀在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第一次復興與彩繪琺瑯的發展有關,始於1480年的文藝復興時期。利摩日琺瑯的藝術和技術在1550-1600年間達到了高峰,著名的製作琺瑯家族:利莫辛(Limosin)、努瓦耶(Noualhier)、科特西(Courteys)、雷蒙德(Raymond)、彭尼科德(Penicaud)、寇特(Court)。在1650年代開始進入衰退期,而利摩日琺瑯藝術的製作秘密隨著最後一代的勞丁(Laudins)和努瓦爾(Jean Baptiste Noualhier)而徹底消失。

利摩日琺瑯的第二次復興實際上從巴黎附近開始,由賽佛爾窯廠的琺瑯工坊的雅各布·邁耶·海涅(Jacob Meyer-Heine,1805-1879年)所領導。第一個在巴黎所製作得「利摩日」彩繪琺瑯器出現於1830年代的最後幾年,最早且最特殊的成品就是帕爾馬公爵夫人Duchess of Parma 洗手間的琺瑯作品(製金師弗羅蒙特·默里斯,1845年11月)。從1851年倫敦和1855年巴黎水晶宮萬國展覽會,彩繪琺瑯物件深受藏家喜愛,並於1885-1910年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畫家古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1826-1898年)與弗雷德里克·德·庫西(Frédéricde Courcy,1832-1913年)一起在意大利(1857-1859年)旅行了兩年,這兩位是法國發展彩繪琺瑯的重點人物。自1868年Moreau和Courcy合作後,他又與Alfred Garnier(1848-1908)合作。而Garnier之後也和Paul Grandhomme(1851-1944)密切地合作,他們這幾位大師的琺瑯作品,可以稱的上是第二次琺瑯復興最重要的作品,在巴黎的奧賽美術館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均有館藏及展出。

在手繪琺瑯的黃金時代裡,最主要的巴黎琺瑯大師名聲響亮,如克勞迪烏斯·波佩林(Claudius Popelin),保羅·索菲勒·索耶(Paul&ThéophileSoyer),阿爾弗雷德·加尼爾(Alfred Garnier)和保羅·格蘭霍姆(Paul Grandhomme),阿爾弗雷德·邁耶(Alfred Meyer),費爾南·塞斯瑪(Fernand Thesmar),德爾菲恩·庫爾(Charles&Georges Jean),蘇珊娜·阿普爾(Suzanne Apoil),弗雷德里克·德·庫西(Jacob Meyer-Heine),查爾斯·勒佩克(Charles Lepec),紫杉葉(Taxile Doat),路易·格里斯(Louis Grise)。

另外尚有許多未落款或是僅以簡單縮寫簽名的作品,目前已知有許多琺瑯畫家,其作品均未落款或僅簽縮寫,例如奧古斯特(Auguste)以及他的兒子朱利安·羅比拉德(Julien Robillard) ,夏洛特(Charlot)或多丁(Dotin)工坊,另外關於極有天賦的琺瑯畫家如傑曼·馬爾凱森(Germain Marchaison)、列維·科布倫茨(Lévy Coblentz)、 勒羅依(T. Leroy)、 佩內特(L. Penet)、普魯涅維爾( P. Prunevielle) 等,則只有留下很少的生平資訊。

有些時候一些落款利摩日琺瑯的物件,並不是在利摩日製作,而是在巴黎。這個起因是因為利摩日琺瑯已經作為一種風格的存在,但事實上,在巴黎開始的琺瑯第二次復興運動,後於利摩日地區也展開,只是規模較小,這次復興所製作的作品於1858年展出。在利摩日區域的琺瑯大師有Louis Dalpayrat(1838-1901)和年輕的Louis Bourdery( 1852-1901年)試圖運用文藝復興時期的琺瑯大師的脈絡,把這個技術傳承下來。著名陶藝家Adrien Dalpayrat的兄弟路易斯·達帕拉特(Louis Dalpayrat)於1871年展示了他的第一件琺瑯作品。1875年,在Ferdinand Lot的資助下,路易斯·達帕拉特(Louis Dalpayrat)成為了第一個在利摩日成立大型工作室的琺瑯手繪師,並且僱用了10多名藝術家。 Lot&Dalpayrat公司於1879年解散。一年前,他們在1878年巴黎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銀牌獎。而他們工作室內最好的琺瑯師傅Ernest Blancher(1855-1935)在1880年接管了工作室。那年,路易斯·達帕拉特離開法國前往英國,在那裡他發表了有關琺瑯的著名書籍(利摩日早期琺瑯師傅的製釉工藝:一系列實用課程,1881年),並培訓了第一批英國工藝美術琺瑯藝術家,包括其中的主要人物,亞歷山大·費舍爾Alexander Fisher(1864-1936)。 Dalpayrat還在1882-1883年為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工作。

自此之後利摩日琺瑯的藝術發展日趨緩慢。隨著琺瑯藝術開始在法國其他區域如卡尼爾、格蘭德霍姆和塞斯瑪開始有重大的藝術進展,在1889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上,只有兩個利摩日琺瑯藝術作品得以展示分別是布蘭切爾(E. Blancher)和包德里(L. Bourdery)的作品。

19世紀的最後十年,代表Art Nouveau和現代美學標準的年輕一代琺瑯藝術家帶來了新氣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利摩日的琺瑯的領導角色為:邦諾(P. Bonnaud)(1873-1953),朱爾斯·薩蘭迪(Jules Sarlandie(1874-1936),萊昂·茹阿烏德(LéonJouhaud)(1874-1950),卡米爾·法雷(CamilleFauré)(1872-1955),亞歷山大·馬蒂(Alexandre Marty)(1876-1943)和歐內斯特(Ernest)的兒子羅伯特·布蘭歇(Robert Blancher,1895-197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第二次利摩日琺瑯復興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