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關於琺瑯微繪】
手繪琺瑯起始於15世紀中葉,在路易十一時期,傳至法國利摩日區域並於16世紀發揚光大,因為國王的諭令,琺瑯彩繪的技術和製作特權僅限於幾個家族,而其所運用的材料和發展的技術,允許琺瑯畫師更自由地將琺瑯運用在銅表面上,在顏色區隔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接近油畫繪在畫布方式。與油畫不同的是,琺瑯畫會保持色彩永不褪色。琺瑯畫師通常是極具術天分的畫家,對細節要有無比的專注度和把握能力。琺瑯手繪最困難之處,在於每次燒製的過程,顏色都會變淡,因此一位具經驗的琺瑯畫師在作畫前就要精確算出,怎樣通過多次的燒製,能讓顏色達到最終想要的效果,而精隨在於對於燒製時間的掌握,因為需要反覆高溫燒製,失敗風險增高,因此可謂稀有罕見的收藏。其中,粉衣仕女的花器更有特殊的綠色水晶珠點,更添貴氣。兩位仕女的衣著皆為典型維多利亞時期的穿著,大量運用蕾絲、蝴蝶結、公主袖、荷葉邊等元素,由此作品可以一窺維多利亞時期的衣著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