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麥森鎏金華鐸畫風五月花系列(Ormolu Mounted Maiblumen)

尺寸:高23.5 cm

年代:約1820

附註:本物件的重要性和稀有性可以從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價中得到驗證,請參閱附圖

 

描述

Meissen窯廠代表著歐洲瓷器的起源,Meissen的瓷器中所有重要的收藏等同於歐陸瓷器發展的里程碑。這邊要跟各位介紹的是Meissen少數結合鎏金製作的特殊訂製品,其特徵除了銅鎏金的外部裝飾結構外,最明顯的是包覆整個瓶身外觀的,一種在德國五月盛開的鮮花-勿忘我(Maiblumen)。這一系列的作品通常以洛可可時期最具代表性畫家-華鐸的作畫風格來裝飾瓶身主題,多數採單面作畫但亦有少部分特殊訂製品採雙面繪製。鎏金裝飾的部分爲路易十五的花卉捲軸,腳上裝飾著大型捲葉子。

華鐸出身於法國鄉下的工匠家庭,華鐸從小家境貧苦,熱愛繪畫的他,下定決心後就離家到巴黎去學畫,並跟隨劇院的舞台裝飾家吉洛特﹝Claude Gillot﹞門下學習到義大利式的「即興式面具喜劇」﹝Commedia dell’arte﹞式的舞台畫。華鐸在吉洛特門下時,常在劇院和街頭觀賞戲劇及雜耍表演大量寫生,後來都成為他繪畫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後一個契機,華鐸成為巴黎盧森堡宮的監理奧德隆﹝Claude Audran﹞的助手,因此他學會洛可可風格圖案飾紋,並潛心研究宮裡所珍藏的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組圖《瑪莉‧麥第奇的故事》,魯本斯的鮮豔色彩和奔放的筆觸帶給他極大的影響。當華鐸 29 歲時巴黎法國皇家美術院的院士,從此得以進出宮廷和上流社會,將貴族的洛可可式的生活和趣味描繪下來,他也在繪畫方面有非凡的成就,創立了他獨特細膩畫風,他的作品多半以明亮活潑的色彩描寫人們歡聚一處,優雅享受閒適風光。

Meissen是歐洲諸國皇室品位與地位的象徵,這種物件(Maiblumen)的訂製品由於製作成本太高,通常爲皇室貴族的委託,我們從可以考證的史料得知龐巴度夫人就曾經訂製了兩件來裝飾她位於Crécy城堡的圖書館。
其中一對花器目前保存在巴黎羅浮宮(Charles Heine遺產)。轉載於蓬巴杜夫人和藝術,展覽目錄,凡爾賽2002,201。

現存在各大博物館的重要舘藏:
une garniture de trois vases dont un couvert au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Londres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une paire de pots-pourris, Wrightsman collection, Metropolitan Museum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une paire de pots-pourris,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fonds J. H. Wade, inv. 44.229 et 230 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