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維也納琺瑯收藏

年代:1870

尺寸:最寬17.5 最高12 公分

 

 

描述

【十九世紀的維也納琺瑯】

維也納琺瑯的特點是小而精緻的物件型態,顏色明亮且構圖繁複、從細節處來看,完成度極其細膩繽紛,維也納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利摩日衰落在琺瑯發展歷史所留下的空白,成為19世紀末的琺瑯重鎮。

維也納的工匠以非常獨特的風格創造了琺瑯,維也納的琺瑯物件以粉色為主要的基調以及使用表面塗漆,除此之外,物件多區分為很多區塊,用來描繪眾多人數且細節呈現完整的大構圖,因此物件的色調和構圖形式與利摩日琺瑯有很大的區別。

在此期間在維也納經營的重要琺瑯藝術家包括 Hermann Ratzersdorfer 和 Hermann Bohm ,他們倆都是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琺瑯珠寶和餐具銀器。

根據大都會博物館類似物件的敘述(請參照圖片),從基督教時代初期開始,與眾多聖人和烈士有關的基督受難日(被釘十字架)文物在整個西歐和拜占庭都受到教堂和虔誠個人的珍視。相信奇蹟力量的人們通過這些精緻的物件來達到內心信仰的平靜。而現今,這些物件受到世界各大博物館的珍藏,尤其是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而維也納琺瑯的物件在蘇富比和佳士得均有極高的落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