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Auguste Moreau雕塑作品-愛神的時間

年代:1890

尺寸:寬25 深14 高43 cm

 

Description

☆《關於作家》

極具才華和藝術天分的銅雕家Moreau家族儼然代表了19世紀末法國銅雕藝術的璀璨風華。

這當中才華洋溢的雕塑家Auguste Moreau 於1834年在巴黎出生。他是法國雕塑家Jean-Baptiste Moreau(同時也是畫家及製圖員)的兒子,Moreau的父親同時也是他的啟蒙導師,教導他關於雕塑的基本技巧,而接下來他持續在當時巴黎最有名的藝術學院學習。

Moreau一生中所進修的藝術學院中以巴黎的“École des Beaux-Arts”最具知名度。自1968年起,其名稱改為“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該學院成立於1797年4月20日,初名為École spéciale de peinture, de sculpture et d’architecture“,而且在1819年被法王路易18所正式正名。

Auguste Moreau認是為數不少畢業於該學院的著名藝術家,其中Henri Matisse(1869.12.31-1954.11.3)和雕塑家Georges Gimel(1898.3.8-1962.1.21)非常有名。在他更進階的的藝術訓練和自我提升階段,他甚至發展出特殊的藝術鑑賞和擁有自我風格的掐絲工藝。他的作品首展於1861年,因此他成名的非常早。在19世紀巴黎有好幾處著名且具有世界級水準的展覽,讓很多藝術家可以在此嶄露頭角。

第一次在法國所辦的世界展覽於1855年在巴黎舉行,也是第一次有當代藝術和摩登藝術潮流的參與,作品展覽於特殊展館“Palais des Beaux-Arts”。另外1867,1878和1899年亦有該展。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89年的展覽是因為艾菲爾鐵塔的建立,而它至今仍是巴黎的國際性指標。

Auguste Moreau的創作和Art deco風格有某種環節的連結,但相較之下,他的作品風格還是更偏近於所謂Art Nouveau,他變成這種新藝術潮流的代表性人物,Art Nouveau的創作中心是花卉形式的裝飾,曲線的線條,和融合藝術與生活的需求。他採用這種創作風格,設計雕塑品、人像和半身像,強調自然的線條和細節,這位將心獨具的藝術家於1917年離世。

備註:此作家之介紹與作品集可參考
Bronze of 19th century – Dictionary of Sculp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