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何謂「Guéridon 」-最早起源於17世紀中期的法國,通常是由單支或多支柱支撐圓形桌面,柱腳有不同裝飾元素,因為其作用用來放置花器或其他藝術品,因此通常Guéridon 的外型極具裝飾性,路易十四時期的凡爾賽
宮內有數以百計,不同裝飾元素的Guéridon,其對於法國室內佈置的重要性和可利用的靈活度可見一斑。
鎏金技術介紹:
鎏金Ormolu是法文,其作法簡單說明是把金子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將“金汞齊”塗在要鎏金的物體表面﹐加溫至極熱的溫度後使水銀蒸發,只剩下K金留在銅表面而不脫落,其金色光澤性能夠永久維持。而因為汞加熱後
揮發的氣體有毒性,所以使用汞來執行鎏金的技術,在1900-1910年左右,就被法國政府所明文禁止使用,所以之後鎏金座鐘數量驟減,只剩少數訂製品。至此之後任何一種技術,包括現今常見的電鍍技術,都沒有辦法
超越銅鎏金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因為電鍍的電鍍成色較為冷感,金屬質感較重; 電鍍金不是真金,是利用電解原理在物體表面鋪上類似金色的金屬,經過一段時間顏色會褪,不若鎏金的技術所呈現出來的K金質感,是色
澤飽和的黃金色系,而且可以歷久彌新。
「Champlevé內填琺瑯技法的特色與介紹」
Champlevé內填琺瑯是一種被用於裝飾金屬器具的技法,與Cloisonné技法類似,兩者都是使用琺瑯顏料上色。該技法也被用於增強金屬表面的光澤,同時也可以用於鑲嵌寶石。在製程裡,工匠先將選用的琺瑯顏料
及寶石以手繪的方式塗抹在金屬表面上,並加熱至熔點後,再使其冷卻,最後以浮石將其打磨直到表面光滑平順。與Cloisonné不同的是,Cloisonné技法的成品通常顏色分明,而且在每個顏色間有明顯的金屬分隔線。
也就是說,金屬邊線是用於分隔不同顏色的琺瑯顏料,因此Cloisonné在表現上顏色的對比較為Champlevé強烈。至於Champlevé技法的原理,則是在欲上色金屬表面上預先做出造型並且凹陷的模子,然後直接在其模
子上色。所以在Champlevé技法中,琺瑯顏料在繪製途中有可能會產生漸層和混色的效果,因此Champlevé的表現較為多變化且生動自然。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使用琺瑯上色的技術就被使用於製作珠寶上,並在塞爾
提克時期將其技術發展至成熟,而該技術也間接影響了後來的愛爾蘭馬賽克藝術以及基督藝術。在十一世紀,Champlevé技法常常被使用於羅曼式風格的藝術品,常見於 珠寶、收納箱、裝飾品、各式容器等等,也常見
於宗教用品上。另外在部分珍貴手抄本的封面也使用琺瑯畫來作為裝飾。在之後則開始使用質地較為透明的琺瑯顏料來作畫,較有名的Champlevé例子包括:The Stavelot Triptych (1158) 和 TheBecket Cas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