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物件high light】
手繪琺瑯起始於15世紀中葉,在路易十一時期,傳至法國利摩日區域並於16世紀發揚光大,因為國王的諭令,琺瑯彩繪的技術和製作特權僅限於幾個家族,而其所運用的材料和發展的技術,允許琺瑯畫師更自由地將琺瑯運用在銅表面上,在顏色區隔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在某種程度上接近油畫繪在畫布方式。與油畫不同的是,琺瑯畫會保持色彩永不褪色。琺瑯畫師通常是極具術天分的畫家,對細節要有無比的專注度和把握能力。琺瑯手繪最困難之處,在於每次燒製的過程,顏色都會變淡,因此一位具經驗的琺瑯畫師在作畫前就要精確算出,怎樣通過多次的燒製,能讓顏色達到最終想要的效果,而精隨在於對於燒製時間的掌握,因為需要反覆高溫燒製,失敗風險增高,因此可謂稀有罕見的收藏。
鎏金琺瑯花器上有畫家落款L.Cottutz,不同於大多數的琺瑯畫師,是臨摹其他古典大師的畫作,進行琺瑯微繪,他是以自由創作的方式,將人物的特色和文藝復興時期琺瑯畫的用色方式重新詮釋,這樣的畫法更考驗琺瑯畫師本身的創作功力。在Dictionary of Enamelling:History and Techniques一書對其的介紹:鑽研細節、用色講究的創作型琺瑯畫師,創作數量不多,多為皇室收藏。這對花器主要描繪著穿著飄逸粉藍薄紗,頭戴花草冠冕的寧芙,正在翩然起舞,寧芙(希臘語:νύμφη/nýmphē,英語:Nymph)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有時也被翻譯成精靈和仙女,也會被視為妖精的一員,出沒於山林、原野、泉水、大海等地。是自然幻化的精靈,她們不會衰老或生病,一般是美麗的少女的形象,喜歡歌舞,她們美麗青春的形象是許多藝術家眼中的謬斯
【利摩日琺瑯的重要記事】
在12世紀初,利摩日(Limoges)是歐洲主要生產宗教主題的琺瑯主要地區之一。利摩日琺瑯的榮耀在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第一次復興與彩繪琺瑯的發展有關,始於1480年的文藝復興時期。利摩日琺瑯的藝術和技術在1550-1600年間達到了高峰,著名的製作琺瑯家族:利莫辛(Limosin)、努瓦耶(Noualhier)、科特西(Courteys)、雷蒙德(Raymond)、彭尼科德(Penicaud)、寇特(Court)。在1650年代開始進入衰退期,而利摩日琺瑯藝術的製作秘密隨著最後一代的勞丁(Laudins)和努瓦爾(Jean Baptiste Noualhier)而徹底消失。
利摩日琺瑯的第二次復興實際上從巴黎附近開始,由賽佛爾窯廠的琺瑯工坊的雅各布·邁耶·海涅(Jacob Meyer-Heine,1805-1879年)所領導。第一個在巴黎所製作得「利摩日」彩繪琺瑯器出現於1830年代的最後幾年,最早且最特殊的成品就是帕爾馬公爵夫人Duchess of Parma 洗手間的琺瑯作品(製金師弗羅蒙特·默里斯,1845年11月)。從1851年倫敦和1855年巴黎水晶宮萬國展覽會,彩繪琺瑯物件深受藏家喜愛,並於1885-1910年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畫家古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1826-1898年)與弗雷德里克·德·庫西(Frédéricde Courcy,1832-1913年)一起在意大利(1857-1859年)旅行了兩年,這兩位是法國發展彩繪琺瑯的重點人物。自1868年Moreau和Courcy合作後,他又與Alfred Garnier(1848-1908)合作。而Garnier之後也和Paul Grandhomme(1851-1944)密切地合作,他們這幾位大師的琺瑯作品,可以稱的上是第二次琺瑯復興最重要的作品,在巴黎的奧賽美術館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均有館藏及展出。
在手繪琺瑯的黃金時代裡,最主要的巴黎琺瑯大師名聲響亮,如克勞迪烏斯·波佩林(Claudius Popelin),保羅·索菲勒·索耶(Paul&ThéophileSoyer),阿爾弗雷德·加尼爾(Alfred Garnier)和保羅·格蘭霍姆(Paul Grandhomme),阿爾弗雷德·邁耶(Alfred Meyer),費爾南·塞斯瑪(Fernand Thesmar),德爾菲恩·庫爾(Charles&Georges Jean),蘇珊娜·阿普爾(Suzanne Apoil),弗雷德里克·德·庫西(Jacob Meyer-Heine),查爾斯·勒佩克(Charles Lepec),紫杉葉(Taxile Doat),路易·格里斯(Louis Grise),考圖茨(L.Cottutz)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