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古典主義倒角大理石面細木鑲嵌訂製玄關櫃

年代:十九世紀晚期

尺寸:寬 118.5 深 45 高 111 公分

 

描述

「藝術的目的,是為了洗去生活中,沾在靈魂上的塵埃」—畢卡索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興起於18世紀中葉,是對過於華麗、繁複的洛可可風格的反動。新古典主義的優雅與莊重,它從古希臘羅馬的建築與藝術中汲取靈感,強調簡潔、對稱、平衡和莊重的線條。邊櫃的櫃體呈現出嚴謹的矩形結構,搭配筆直的圓柱狀櫃腳與優雅的黃銅飾件,整體顯得比例勻稱、莊重典雅,完美體現了當時追求理性與秩序的美學精神這種風格在家具設計中體現為比例嚴謹、結構勻稱,並常用直線和幾何圖案,同時融入了細緻的裝飾工藝,如鑲嵌細工(Marquetry)和金屬飾件,以展現高雅的古典美。玄關櫃上有一塊花紋美麗、色澤特殊,完美的大、小双框倒角切割的義大利石材作為檯面。

鑲嵌工藝是一種高度耗時且複雜的技術,其製作過程極度考驗工匠的耐心與技藝,工匠需要先在紙上設計好圖案,然後將不同種類、不同顏色的木片(依圖案精準切割。這些木片通常厚度不到1毫米,切割時必須非常小心,確保每個形狀都完全吻合。切割好的木片被一片片拼接到主體木板上,形成完整的圖案。這個過程不能有任何縫隙,否則會影響美觀和耐久性。之後表面需要經過多次細緻的打磨和拋光,才能呈現出光滑、閃亮的效果,使不同木材的自然紋理與光澤完美顯現。整個過程曠日費時,這也體現了當時工匠對藝術與品質的極致追求。這件邊櫃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所使用的兩種精湛鑲嵌技術:Parquetry 和 Marquetry,這兩種工法雖然都屬於鑲嵌,但各有側重,共同塑造了豐富的層次,Parquetry (木塊幾何鑲嵌):這種工法主要利用不同木材切割成幾何圖形,並以有規律的方式拼貼。在邊櫃的頂部和側面,可以清楚看到由不同色澤木材組成的菱形圖案。這種對稱且重複的幾何,為整個櫃體提供了視覺上的秩序感與堅實的基底,其工藝的代表呈現就是凡爾賽宮鏡廳(Hall of Mirrors),鋪設了精美的幾何鑲嵌地板。Marquetry (圖案鑲嵌):這種工法更像是在用木材作畫,它利用多種不同顏色與紋理的木片,拼貼出具體的圖案,這項高難度的技藝,在路易十四與路易十五時期達到巔峰,許多皇室傢俱均有細節精緻的圖樣鑲嵌。

這件傢俱上的鑲嵌花樣 (marquetry) 展現了如同歐洲花草素描 (botanical drawings) 一般的寫實性與細節描繪 (Realism and Detailed Portrayal) 鑲嵌圖案中的花卉、葉子、甚至蝴蝶,都力求寫實。它們的形態、結構和相對比例都經過仔細觀察和描繪,就像素描家運用陰影和線條來創造立體感一樣,工匠使用不同顏色、紋理和切割方向的木材來模擬花瓣、葉片的顏色變化、紋理和光影效果。整體構圖與呈現方式類似靜物畫,將多種花卉組成一個繁盛的花束,這種將自然元素獨立、集中展示的方式,在早期的植物學圖譜或裝飾性花卉繪畫中非常常見。所有門片的構圖追求平衡和優雅,圖案以中央為核心向外擴展,兩側的面板上也有相互對稱的單束花卉,完全地反映了17至19世紀歐洲藝術中,對和諧與秩序的審美要求。歐洲植物學素描在啟蒙時代和隨後的時期蓬勃發展,它們既是科學記錄,也是精美的藝術品。鑲嵌花樣作為裝飾藝術,將這種對自然之美的精緻再現於傢俱之上,體現了當時貴族和富裕階層對自然科學以及高雅藝術的熱愛。在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 時期高級訂製傢俱的典型特徵。偏愛從自然界中汲取靈感,並以高度風格化但可識別的方式呈現。總結來說,這件傢俱上的鑲嵌花樣,就彷彿是用木頭「繪製」出來的精緻植物學插圖,繼承了歐洲花草素描中對自然形態的嚴謹觀察、對細節的精確再現以及優雅的構圖原則。

這件精美的新古典主義玄關櫃,完美地融合了古典的莊重與細膩的工藝,不僅反映了19世紀晚期訂製傢俱製作的高水平,更是一件承載著自然、歷史與工藝精神的藝術品,完美體現了新古典主義的審美特徵,即在嚴謹的結構中融入優雅的裝飾,是收藏家們尋求的經典之作。

 

商品評價

目前沒有評價。

只有註冊並且購買過商品的顧客才能撰寫評價。